一周走势回顾
上周美豆期现价格震荡走高。美豆主力合约(ZSX0)上周以935.4美分/蒲式耳开盘,以930.2美分蒲式耳收盘,下跌6.2美分/蒲式耳,周跌幅0.66%,成交量48.1万手,较前一周减少23.4万手,截止到上周末美玉米持仓量32.1万手,较前一周同期减少0.07万手。
要点关注 一、11月全球及美国大豆库存上调需求下调
在美国农业部发布10月大豆供需报告中显示,2019/2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估336.56百万吨,较上月预估值减少2.3百万吨,较2018/2019年度减少21.7百万吨;2019/2020年度美国大豆预估产量35.5亿蒲式耳,较上月预估值减少0.83亿蒲式耳,较2018/2019年度减少8.78亿蒲式耳,其中2019/2020年度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76.5百万公顷,较较2018/2019年度减少12.7百万公顷,2019/2020年度美国大豆单产为46.9蒲式耳/公顷,较2018/2019年度减少3.7蒲式耳/公顷
2019/20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估95.4百万吨,较上月预估值增0.2百万吨,较2018/2019年度减少14.2百万吨。2019/2020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4.75亿蒲式耳, 较上月预估值增加0.15亿蒲式耳,较2018/2019年度减少4.38亿蒲式耳。2019/2020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预估17.75亿蒲式耳,较2018/2019年度增加0.27亿蒲式耳。
在11月的玉米供需报告中,全球大豆库存下调主要因为巴西及美国大豆库存微幅上调导致的,其中巴西大豆年度出口数据下调,美国大豆是国内需求减弱导致国内库存增加,而全球产量微幅下调是因为加拿大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导致大豆产量下降引起的。美国种植面积,单产及出口均没有变化,仅因压榨量减少导致库存小幅增加。整体来看,对于11月供需报告,全球及各国大豆供需数据仅是微幅调整,对市场影响不大,而最大的影响的是美国连续几个月的产量及库存下调发生转变,11月供需报告是近半年以来第一次在利空市场。
图表1.美国农业部10月大豆供需报告

数据来源:USDA 国际衍生品智库
二、2019/2020年度大豆生长优良率逊于同期 天气不利于大豆收割 从美国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截止11月3日当周,美豆收割率为75%,市场平均预期为75%,之前一周为62%,去年同期为81%,五年均值为87%,分区来看,较前一周变化较大的是北达科他州及南达科他州,而这两州的收割进度都低于去年同期,而各州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割进度快慢不等,其中肯塔基州较去年高14%,北达科他州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9%。 根据气象预报显示,未来1-7日,本周中西部地区将迎来第二波冷空气,平均气温远低于整行水平,而后几日也低于正常水平,在此期间降雨量略低于正常水平,天气寒冷阻碍收割,但是降雨量减少给了农户抢收的时间。整体来看,2019年大豆的收割时间因播种期较晚以及天气导致的晚熟延缓了开始收割的时间,但收割期间天气降雨量较为适中,收割速度要高于去年同期,而随着气温逐渐走低将更不利于收割,因此在本周降雨量较为减少的情况下,大豆收割进度将加快,与去年同期的收割进度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图表3:2019年美国玉米生长优良率


图表4:未来1-7天天气状况

数据来源:CBOT 国际衍生品智库
三、美豆出口好于预期 压榨量维持高位 截至11月7日当周,美国2019/20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增180.74万吨,高于市场预估为60-120万吨,较前一周增加92%,较前四周增加41%,当周美国大豆出口装船155.94万吨,较前一周美豆出口装船量减少105,但较前四周均值增加22%,其中对中国大陆出口装船量82.13万吨。2019/20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大豆出口1885.9万吨,出口装船1559.4万吨,其中向中国出口956.3万吨,出口装船量为821.3万吨,去年同期美国大豆出口2050万吨,其中向中国出口100万吨,出口装船量为386.7万吨,其中向中国出口装船6.7万吨。参考往年大豆销售进度及报告,可知今年销售速度及实际装船速度慢于往年同期,但南美大豆处在销售淡季,美国大豆将成为世界进口国大豆主要来源,而且中美贸易战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近几周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进展和速度来看,未来大豆出口的压力将缓解,而 从近两周美豆出口超出市场的预期来看,也反映了出口量将逐渐好转,装船数量也将逐渐提高。
压榨方面,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周四发布的压榨月报显示,9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为1.52566亿蒲式耳,比8月份的168085亿蒲%略低,但低于同期的10%,且仍是历史同期纪录,据路透社调查显示,9月份的大豆压榨量因大豆收获前工厂停工,低于上月压榨量的3%左右,大约为1.68085亿蒲式耳。2018/2019年度大豆压榨量约为19.68亿蒲,较去年增加2%,至中美贸易战以来,因大豆库存的压制,大豆价格一直在底部震荡,下游产品豆粕及豆油较其相关替代品更有竞争力,因此大豆压榨量自去年起一直处于增加趋势,在今年7月份创下历史月压榨量纪录以来,压榨量一直保持高位。截至10月10日一周,美国大豆压榨利润为每蒲式耳1.80美元,一周前是1.78美元/蒲式耳,去年同期为2.8美元/蒲式耳,目前美国大豆压榨利润稳定,但低于去年同期。这主要是阿根廷恢复大豆产量,向全球提供的油粕产品压制了美国压榨利润。
图表5:2014年-2019年美豆周度大豆出口装船量

图表6:2014年-2019年美豆月度压榨量

图表7:2016年-2019年美豆月度压榨利润
四、美豆期货以及期权部位净空头寸继续增加 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布的持仓报告显示,截至11月7日当周,投机基金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以及期权部位多头头寸149000手,较前一周减少1892手;空头头寸118909手,较前一周减少4667手,净多持仓30091手,较前一周增加2775手。
投机基金近两周持续减持CBOT玉米期货和期权多头及空头仓位,但减持的多头仓单量多于空头仓单量,净多单在前两周转变为净空单后,净空单在上周继续增加,反映了市场利空情绪加据。
图表8:2016年-2019年美豆基金持仓情况

数据来源:CFTC 国际衍生品智库
五、核心观点与策略 核心观点: 国际衍生品智库分析师认为,美国农业部10月的大豆供需报告里,美国大豆产量和库存较上月的预测值再次下调,主要因为近期天气的阴冷多雨影响美大豆成熟及收割,导致收割延迟及单产下滑。在10月的供需报告里调高了国内消费及出口预测值,源于四季度是美大豆收获及向全球的供应季,而且目前美豆库存在历史同期相对高位,供应较为充裕,而价格在历史同期相对低位,对相关替代产品有价格优势,因此国内大豆消费量创下同期历史纪录,随着中美贸易战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大豆出口缓解,而近几周的出口大多高于市场预期,也反映美豆出口在持续好转。因此从美豆在供需结构来看,美豆盘面存在着多重利好,而在大型投机客看涨情绪的推动下,短期盘面偏强震荡。
但目前市场潜在不确定风险较多,首先中美贸易战并没有完全解决,从一年多的中美贸易战来看,双方反反复复的态度是干扰美豆出口的主要因素,另外美大豆临近收割,市场供应较为充裕,若大豆出口受阻,新陈大豆的积压将会是大豆再次走弱,其次在收获期,天气是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多变的天气仍是市场炒作的热点。
周度策略:
CBOT11月美大豆期货合约(ZSX9
)多单继续持有,止损920美分/蒲式耳,未进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