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府因债务上限“停摆”之后,特朗普政府挑起的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导致全球风险资产一度大幅下跌,其中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超过3.5%。而市场避险情绪大幅升温,避险资产如黄金和美债大幅攀升,10月10日反映市场恐慌的VIX指数一度升至21.66。
从当前美股估值来看,已经明显偏高,尤其是代表科技板块的纳斯达克指数估值已经超过了4月加征关税前的水平,例如美股“七姐妹”估值31.3倍,高于4月对等关税前的26.8倍。
10月10日晚,特朗普威胁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的所有产品征收100%的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这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风险类资产如美股大幅下跌。此外,10月14日,中国宣布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市场担忧再度升温,晚上美国跳空低开,但稍后缩减跌幅。
笔者分析认为,本轮中美关税战升级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是短期的,市场恐慌情绪在经历阶段性发酵后将趋于平息。此外,其影响预计将弱于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时的震荡,核心理由如下:
与2025年4月加征关税相比,当前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制约因素更多,此次威胁更具象征意义。因此,实际征收100%关税的可能性很低,,更有可能通过谈判来缓和局势。回顾4月,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是特朗普政府为落实“对外加税、对内减税”的竞选承诺,并且当时美国经济增长动能强劲,就业市场并没有出现走弱的迹象。相同点在于,关税的尾部效应对市场的冲击不可忽视,都会带来市场短期的避险情绪。
美国政府“停摆” 将对10月经济带来冲击,特别是是消费,但预计程度有限。据国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每日约有75万名政府雇员被迫停薪休假,这一数字远高于18–19年的38万人水平。虽然这些员工未来将获得补发薪资,但短期内政府每天减少约4亿美元的工资支出,将对消费形成阶段性拖累。
不过,笔者认为美国经济增长与美股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美联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就算是美国经济减速,美股大概率还是维持涨势,除非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例如2020年疫情爆发后美国经济一度因供应链问题而减速,但美国通过降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对居民发放补贴等扩张性政策,美股经过2-3月下跌之后,4月重启涨势。
9月美联储重启降息之后,货币政策再度转向宽松。自10月1日开始的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的就业和通胀报告暂停发布,这让美联储失去了重要的政策指引,但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10月有可能再次降息。根据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投资者目前认为10月会议再次降息的概率高达96% (看下图)。
当前无论是美股还是中国A股,科技创新尤其是AI快速发展是股市上涨的最大驱动。10月13日,科技股力挺美股反弹,纳指和标普均创四个半月最大日涨幅。博通和OpenAI达成重磅协议,股价领涨芯片股。
目前美国在核心产业尤其是AI产业的投入正在追赶中国。10月13日,摩根大通宣布启动一项规模高达1.5万亿美元的宏大计划,旨在未来十年内为重振美国工业基地提供资金,目标直指对美国经济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核心产业。该计划将聚焦四大核心领域:供应链与先进制造、国防与航空航天、能源独立,以及包括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在内的前沿科技。
此外,谷歌宣布将在2027年前向南卡罗来纳州投资90亿美元,用于扩展谷歌在伯克利县的现有数据中心园区,并继续在多切斯特县建设两个新站点,旨在支持云计算服务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增长需求。英特尔斥资32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设的新芯片工厂已开始大规模生产,以重新夺回先进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
综上所述,此次关税战升级对美股和A股的冲击主要停留在心理层面,影响是短暂的。在宏观层面,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以及科技(尤其是AI)的快速发展持续为股市提供了核心上涨动力。
尽管美股科技板块估值存在一定的泡沫,但是只要美联储没有实施货币紧缩或出现流动性危机,美股泡沫尚未到破灭的时候。面对短期的调整风险,投资者可考虑运用如微型E-迷你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等衍生品进行对冲,以便在保持仓位的同时,继续把握中期的上行趋势。
转载自 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