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货币体系加速重构的背景下,欧元、英镑、日元和澳元作为非美货币的核心代表,其走势既反映各自经济体的基本面变化,也深受美国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全球资本流动的影响。
就在上周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的鸽派表态,不仅引发美股全线暴涨,更在全球外汇市场掀起了一场无声风暴。当下,美元指数徘徊于98.15附近,较年初下跌超10%,非美货币则迎来反弹窗口,但走势分化。
近期,英镑汇率走势主要受到英美货币政策分化的影响。市场预计美联储可能开启降息周期,而英国央行则倾向于维持现有利率水平,这种政策差异在短期内为英镑提供了支撑。
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Francesco Pesole指出,市场对英国央行推迟降息的预期正在增强,这成为英镑短期走强的重要动力。
不过,任何超出预期的通胀或就业等数据都可能改变市场对两国货币政策的预期,从而导致汇率波动。
中长期而言,英国央行能维持比预期更长久的谨慎态度吗?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的公布,显示出英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挑战。长期经济增长疲软叠加通胀压力,英国央行存在激进降息的可能。
最新数据显示,英国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3%,虽较第一季度的0.7%明显放缓,但高于市场预期的0.1%。与此同时,英国央行预计9月份通胀率可能达到4%,显示物价压力仍存。
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近期表示,英国经济正面临"潜在增长动力不足的严峻挑战"。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卡瑟琳·曼恩也表态称,她更倾向于维持利率稳定,但如果经济需求出现显著下滑,她将支持"更积极、更快速的降息措施"。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英国央行在9月会议上将维持4%的基准利率不变,但对于之后的政策路径,各方看法存在较大分歧。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英国经济数据表现以及央行官员的政策表态,这些因素都将影响英镑的未来走势。
8月27日,欧元兑美元汇率在1.1590左右波动,市场情绪受到法国国内政治不确定性的显著影响。法国总理贝鲁为推动一项规模达440亿欧元的财政支出削减计划,决定于9月8日进行信任投票,旨在缓解长期高赤字压力。
伴随政局动荡,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德国基准利差持续走阔,目前已升至80个基点,创下自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有分析指出,若信任投票未获通过,法德国债利差可能进一步扩大至90个基点,欧元兑美元则可能承压下行,试探1.14关口。
另有一些观点将当前法国政治风险视为局部问题,尚未达到威胁整个欧元区稳定的系统性级别。有分析认为,欧元汇率目前更多受美元整体走势驱动,而非单一欧洲事件。
例如,近期特朗普政府与美联储之间的冲突持续发酵,削弱了美元强势,间接为欧元提供一定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于社交平台宣布解除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的职务,指控其涉嫌“欺诈及潜在犯罪行为”,但库克予以拒绝,强调总统无权单方面罢免其职。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美国货币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投资者正密切关注特朗普在贸易政策方面可能的新动向。
日本国内政治局势趋稳以及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为日元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尽管石破茂所在联盟在7月议会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但公众对其内阁的认可度不降反升。日本《读卖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内阁支持率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39%;认为石破茂“应该辞职”则下降12个百分点,降至42%。
上述变化主要得益于日本与美国达成农业合作协议,并宣布拟扩大水稻产量以保障粮食安全和控制通胀。这些举措有效提振了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政治稳定性的增强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间接支撑日元汇率。
货币政策方面,日本央行去年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并于今年1月加息至0.5%。
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7月核心通胀率连续第二月放缓,但仍高于日本央行2%的目标水平。这一数据巩固了市场的再次加息预期。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上周六的发言中表示,"央行加息条件正在逐步成熟",这标志着日本货币政策可能发生重大转向。
另外,美联储政策路径和全球风险情绪的变化仍将影响日元走势。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日本央行9月会议的信号,这可能是日元新一轮趋势的起点。
本周三,澳洲公布的通胀数据高于市场预期,受此影响澳元短线小幅上涨,但随后涨幅有所收敛。
数据显示,澳洲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为2024年7月以来的最高年化涨幅,也远高于6月份的1.9%,此前预计涨幅为2.3%。澳洲联储青睐的修正均值指标(剔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动较大的项目)上涨2.7%,高于上月的2.1%。
此次数据存在较多干扰因素,难以完全反映真实通胀趋势。牛津经济研究院澳洲分院宏观经济预测主管肖恩·兰凯克分析指出:“月度通胀数据具有局限性,澳洲央行大概率会等待第三季度完整通胀数据出炉后,再制定下一步货币政策。”
就在前几日,澳洲联储发布的8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董事会成员一致认为未来一年可能需要进一步降息,这亦使澳元承压。目前市场预计澳洲央行可能在11月开启宽松周期。
转载自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