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线:+852-23783788、+86-18688766868 点击与2712747759即时对话 QQ咨询 点击与2406479706即时对话 QQ咨询

| 首页> 市场资讯>市场动态>

多元分析

今日导读20220719
发布时间: 2022-07-19 08:36

基本金属:

周一亚洲电子交易时间段,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上涨,主要因为美元汇率走软,这有助于抵消对经济增长放慢导致金属需求削弱的担忧。截至周一北京中午,LME的基准三个月期铜上涨0.5%,报每吨7,225.5美元。上个交易日该合约曾跌至6,955美元,这也是2020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最活跃的8月期铜上涨1440元或2.6%,至每吨56,040元.美元汇率下跌,从近日创下的多年高点回落,有助于支持金属价格,因为这些金属在LME以美元交易。美元疲软意味着美元定价的金属对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更有吸引力。中国努力避免房地产行业危机,也有助于缓解人们对中国金属需求放慢的担忧。周日中国监管机构敦促银行向合格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并在合理情况下满足开发商的融资需求。交易员称,此前金属价格下跌的部分原因在于担心更多开发商倒闭。周日的一份报告称,如果智利继续推进提高采矿税,必和必拓可能会重新考虑其这个头号铜生产国的投资计划。

贵金属:

周一国际金价上涨,受益于美元继续回落,美指创一周新低至107.391,进一步脱离上周触及的近20年高位109.303。美国7月密歇根大学5-10年期通胀率预期初值2.8%,不仅远低于6月份的3.1%,而且创下一年来新低。投资者降低对美联储本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押注。周一(7月18日),国际金价上涨,受益于美元继续回落,美指创一周新低至107.391,进一步脱离上周触及的近20年高位109.303。投资者降低对美联储本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押注。北京时间15:37,现货黄金上涨0.77%至1719.43美元/盎司;COMEX期金主力合约上涨0.83%至1717.8美元/盎司;美元指数下跌0.51%至107.436SPI Asset Management管理合伙人Stephen Innes表示:“在上周公布的密歇根大学长期通胀预期走软后,市场放弃了美联储本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想法。”美国7月密歇根大学5-10年期通胀率预期初值2.8%,不仅远低于6月份的3.1%,而且创下一年来新低;美国7月密歇根大学1年期通胀率预期初值也继续下降0.1个百分点至5.2%。美联储官员此前表示,他们将在7月26日至27日的会议上坚持加息75个基点,以应对飙升的通胀。目前,美联储加息主要影响购房者。较高的利率将影响投资者购房欲望,进而降低房市流动性。但如果通胀继续意外上行,影响将逐渐扩展到耐用品,因为经济衰退预期将继续增加。亚特兰大联储公布的GDPNow报告加剧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该指标对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的估计为-1.5%,而上次为-1.2%。也就是说,经济衰退担忧加剧。美国经济一季度收缩1.6%。从技术上讲,连续两个季度收缩标志着经济衰退。不过,随着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大幅调高利率,金价后市料进一步走弱。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上周表示,他预计今年下半年将看到良好的就业报告。尽管经济增长趋势速度放缓,但布拉德并未预见经济衰退。此外,他表示通胀将继续令市场参与者感到意外。欧洲央行预计将在本周晚些时候的政策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但围绕德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似乎对政策制定者构成了挑战。另一方面,7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可能会出现放缓。然而,对于欧盟而言,出现悲观结果的风险比美国更大,这反过来可能对金价造成压力。

农产品:

周一,亚洲电子交易时间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强劲上涨。截至美国中部时间23.47,成交最活跃的11月大豆上涨17.5美分,报1359.75美分/蒲。12月玉米期货上涨3.75美分,报607.5美分/蒲。9月小麦期货上涨17.25美分,报794.0美分/蒲。上周五9月小麦曾经跌至766美分,这也是2月10日以来的最低点。在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后,周一芝加哥小麦首次上涨。不过,乌克兰黑海谷物出口有望恢复的希望,限制了小麦价格的上涨空间。上周五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罗斯关于如何恢复乌克兰粮食出口的建议在伊斯坦布尔会谈中得到了大部分谈判人员的支持,并且接近达成协议。乌克兰农业部周五表示,乌克兰农民已经收获360万吨谷物,收获进度约为10%。天气预报显示美国中西部将出现高温天气,对处于授粉关键阶段的美国玉米作物构成威胁。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表示,未来一周阿根廷大部分农业区仍将以干燥为主。

能源化工:

周一,亚洲电子交易时间段,国际原油期货上涨,美元走软以及供应紧张带来支持,抵消了对经济衰退可能降至燃料需求的担忧。截至美国中部时间23.28,全球基准的9月布伦特原油上涨0.55美元,报101.71美元桶。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的8月WTI原油期货上涨0.34美元,报每桶94.98美元。上周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均创下一个月来最大单周跌幅,因为担心经济衰退会打击需求。周一美元汇率从多年高点回落,支持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美元走弱使得美元计价的商品对其他货币持有者更有吸引力。原油供应紧张也对油价构成支持。正如预期那样,美国总统拜登对沙特的访问未能得到这个主要产油国对提高供应的任何承诺。此前拜登表示希望海湾产油国加大产量,以帮助平抑油价。周日美国国务院能源安全高级顾问阿莫斯?霍彻斯特恩表示,拜登总统此行将使产油国在供应方面多迈出几步",但他没有说哪个国家或哪些国家将提高产量。8月3日欧佩克联盟将举行下一次会议,市场人士将密切关注此次会议,因为届时欧佩克联盟现有的产量协议将会到期。本周全球市场关注俄罗斯天然气是否恢复通过北溪1号管道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问题,该管道计划于7月21日结束维护。如果天然气供应减少,将加剧欧洲,特别是德国经济衰退的威胁。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周六表示,在20国集团财长会议间隙,她与许多国家就拟议的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中国商务部表示,耶伦在7月5日与中国官员的视频会议上提出了价格上限的想法。商务部称,为俄罗斯原油价格设定上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前提是促进相关各方的和谈。

外汇信息:

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兑美元1:1.183。然而仅仅风光了一周,便步入了三年的贬值之旅。当年11月欧元首次跌破美元平价这一重要心理价格关口后,2001年跌至低谷,贬值幅度近30%。直到2002年,欧元成为12个国家唯一合法货币全面正式流通,才开始进入升值通道。20年后,欧元再度跌破美元平价。从原因上来看,不乏有20年前的各种影子。而从前景来看,跌破平价可能只是开始。跌破美元平价“似曾相识”二战之后,欧洲开始反思孤军作战的历史教训,认识到只有在政治、经济上联合起来才能达到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抗衡的局面。以法国总统戴高乐为首的欧洲政治家提出了从产业合作开始,进过贸易、关税、货币等方面共同发展,最终过渡到政治联盟的战略思想。后布雷顿体系时代,欧洲各国采取了蛇形浮动机制,即每种货币对另外货币的升贬值区间不超过2.5%,开始建立起对外浮动,对内固定的汇率体系。1998年5月,欧洲货币局、欧盟委员及各成员国央行决定将1998年12月31日外汇市场上欧元区内各国货币兑埃居(ECU欧洲货币单位)的市场牌价作为欧元区内固定汇率的基础,并最终将埃居1:1折成欧元(EUR)。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兑美元1:1.183,并一度升至1.19。然而仅仅风光了一星期后,欧元便步入了三年的贬值之旅。同年11月底,欧元跌破美元平价这一投资者重要心理价位。经过2个月在美元平价附近的震荡,2000年2月再度跌破美元平价后便一路下滑。2001年跌至低谷,在欧元兑0.85美元上下,贬值幅度近30%。当年欧元跌破美元平价有几个原因:基本面差异、货币政策、避险情绪和地缘政治。1985年美、德、法、英、日五国签署“广场协议”后,德国马克、日元等纷纷对美元大幅升值。前期持续宽松后美国通胀抬头,86年美国货币政策逐步收紧。欧洲虽不似日本那样泡沫破灭陷入萧条,但欧洲的出口也着实备受打击。而90年代中后期,在全球化、金融自由化、IT革命共同推动下,美国经济增长一马当先,美元指数大幅飙升。至1999年,美国经济增长率4.8%,欧洲经济增长2.9%。于此同时,欧元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开始暴露。国别经济差异在1.5%到7.8%之间,爱尔兰、卢森堡等国家增长达到7-9%,但德国、法国、比利时仅有1.5-3%。如此巨大的基本面差异使得货币政策的协调变得极为困难,欧洲央行将目标集中在价格稳定上,并倾向于放任市场来决定汇率水平。由于广场协议之后的升值对出口造成的打击,欧元区各国甚至希望借欧元下跌刺激出口,带动区内经济复苏。而随着美国加息美元升值,过度繁荣后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债务危机爆发。避险情绪推动资本进一步回流美国,1997年7月至2001年5月,美元指数在已经升值16.8%的基础上,又升值了24.4%。同期欧元亦跌至谷底。当然地缘冲突也没有缺席。1998年底科索沃危机的爆发,使得欧洲政局不稳,投资者开始撤离欧洲金融市场。而美国军工企业却因此受益,股票暴涨带动道琼斯指数突破万点大关。甚至其后,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01年的“911”令美国经济急转直下,美联储连续降息也未能有效逆转疲软的欧元。直到2002年初美国经济率先触底,以及欧元成为12个国家唯一合法货币全面正式流通,才终于突破美元平价,进入一轮升值周期。俄乌冲突中受伤的欧元2022年7月12、13日,欧元兑美元交易价连续两日盘间跌破1:1。这是20年后,欧元汇率再度逼近美元平价。今年欧元汇率累计下跌11.5%,拉动ICE美元指数升值7.1个百分点,为同期的美元升幅的贡献占56.4%。新冠疫情对欧洲的打击与美国一样严重,但欧洲的复苏情况更糟。因为在新冠病毒到来之前,其经济增长已趋于缓慢,而更僵化的政策和更高的税收使欧洲的复苏弹性降低。经济复苏的差异体现在货币政策层面也出现了巨大的差距。面对40年来的最高通胀,美联储正在加速政策正常化进程,以尽快达到中性利率水平。短期目标利率已上调1.5个百分点至1.5%-1.75%,预计本月将再上调0.75甚至1个百分点。同时美联储开启了缩表,收缩金融系统间的流动性水平。但欧央行在对抗通胀方面的积极性更低。其上个月才停止净资产购买,并表示要到 2024 年才会开始缩表。短期政策利率仍为负0.5%,预计本月将加息25个基点。当然欧央行官员暗示,9月第二次加息将实现零名义利率。而随着部分国家的政府债券收益率与德国国债收益率之间利差的扩大,欧央行还忙于设计一种机制来避免“碎片化”,这意味着如果实施,实际效果将是持续抑制利率,尤其是对意大利。美国和欧元区之间这种日益扩大的收益率差距是欧元再度逼近美元平价的现实原因。不过今年欧元大部分跌幅是由2月底俄乌冲突暴发导致的。这场影响仍在蔓延的冲突,对欧元区脆弱的经济造成难以预期的冲击,其加剧了欧洲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推高能源价格加剧通胀,并将抑制整个欧元区未来经济的增长。周一通往德国的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被关闭,四季度一旦出现能源危机,欧洲不仅仅是消费,生产也将面临困难。而欧元疲软促进欧洲出口的传统观点当前也已被证伪。随着上月德国报告自 1991 年以来首次出现月度贸易逆差,欧洲依赖的制造出口正面临痛苦的折磨。能源进口是主要原因,疲软的欧元正在提高德国制造商以欧元计价的进口成本。欧元前途黯然随着当前美元指数强势攀升至2002年来高位,自诞生以来就被寄以厚望挑战美元全球货币体系霸主地位的欧元变得更为黯淡。2002年正式流通后,欧元曾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货币,甚至在个别领域赶超了美元,欧元的国际地位一度达到颠覆。但欧债危机的爆发逆转了欧元兑美元的升值趋势。区内经济持续低迷、制度性缺陷凸显、政治不确定增加,使得欧元的国际地位每况愈下。在国际支付领域,欧元的份额一度超过美元高达40%以上,为全球第一大支付货币。但欧债危机发生后,欧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持续走低,2013年被美元超越,失去了全球第一大支付货币低位。今年3月欧元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比一度下降到了35.4%,创下新冠疫情最初几个月以来的最低比例。后因欧美对俄罗斯的支付制裁,让多个国家只能选择欧元交易又有所回升。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中,欧元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全球外汇市场中第二交易活跃的币种。欧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份额在2010年达到峰值的39%。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三年一次的外汇调查报告显示,至2020年美元仍保持全球货币主导地位,在所有交易货币中占比88%;欧元交易份额近十年已回落至32%。在储备货币领域,欧元占比不断降低。IMF报告显示,至今年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58.88%,仍是全球第一大储备货币。最近5年下降了约6.5个百分点。欧元则由2010年的峰值28%回落至20.05%。在全球债券市场,欧元的优势继续减弱。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全球债券中美元债券占比为41%。欧元债券则占比为19%,相比08、09年的峰值,回落了近7个百分点。欧债危机后,欧元区的经济始终未曾恢复元气。在欧元诞生20年之际,欧盟领导人还曾多次表示要提升欧元的国际地位。但是新冠疫情的来袭,尤其是俄乌冲突影响的蔓延,却将原本就经济增长乏力、内部分化、政策难调甚至脱欧情绪升温的欧元区推向了危机的边缘。未来衰退预期推升的美元强势是否强弩之末也有待商榷。美国经济的回落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边际转向是否会推动美元指数见顶回落?不要忘了,一旦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全球经济更加难以独善其身,其衰退的风险和程度比美国更大,市场的避险情绪反而更高。2002年的欧元往事便是如此,在整个衰退甚至降息过程中,美元依然更强。20年前欧元在美元平价之下盘桓了30个月。它的转机是替代了12个国家唯一合法货币全面正式流通,更是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与一体化。

财经事件

   14:00  英国   失业率 (5月)

   17:00  中国   外国直接投资年率(YTD) (6月)

   17:00  欧元区  核心通胀率年率终值 (6月)

世界各国假期

(2022-7-19)

7月份央行观察

央行

上一次利率改变时间

当前利率水平

下一次会议时间

预期

加央行

2022年7月13日加息50点

1.50%

2022年9月7日

加息

欧央行

2019年9月12日减息-10点

0%

2022年7月21日

加息

日央行

2016年1月29日减息-20点

-0.10%

2022年7月21日

利率不变

澳储行

2022年7月5日加息50点

1.35%

2022年8月2日

利率不变

美储行

2022年6月15日加息75点

1.5%-1.75%

2022年7月27日

加息

英央行

2022年6月16日加息25点

1.25%

2022年8月4日

利率不变

瑞央行

2022年6月16日加息50点

-0.25%

2022年9月22日

利率不变

 

所有内容或意见仅供参考之用途,并不构成任何买入或沽出金融产品之要约。所有内容所载之资料乃根据本公司认为可靠之资料来源来编制,唯金瑞期货(香港)有限公司、数据供货商并不声明、保证此等内容之准确性、完整性或正确性。所有内容内之意见、预测、假设、估计、得出之估值及目标价均是报告内所显示之日期及可在不作另行通知之下作出更改。本报告内提及之投资意见或产品未必适合个别人士之投资目标、财政状况或个人之需要,因此不可完全依赖本报告以取代个人对投资应进行之独立判断。所有内容内所提及之投资产品之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能会浮动。过去之成绩不可作为未来成绩的指标,同时未来回报是不能保证的,你可能蒙受所有最初存入资金的损失。金瑞期货(香港)有限公司要员、董事及雇员在任何时间可持有本报告所提及之任何证券、认股证、期货、期权、衍生产品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长仓及短仓。

                                                                                                                                                                                                                       



扫码关注公众号
金瑞期货(香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JINRUI FUTURES(HONG KONG) LIM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