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金属:
周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期货从近五个月来低点反弹,其他大多数其他工业金属也出现上涨。交易商继续权衡美国加息、中国疫情以及全球工厂活动放慢对需求的影响。截至格林威治时间1613,LME基准三个月期铜上涨1.5%,报每吨9,549美元。周二该合约大跌3.4%,创下近五个月来的低点。2020年3月份全球疫情爆发时,铜价曾跌破每吨5000美元,随后一路飙升,因为全球经济复苏以及绿色转型的推动需求增长,而全球供应不足。2月底的俄乌冲突进一步引发供应担忧,推动铜价在3月初创下每吨10,845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但是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中国经济增长放慢,目前铜价比历史峰值下跌了约13%。盛宝银行分析师奥勒?汉森表示,短期内铜价依然面临挑战。不过长远来看,从化石燃料到电气化的转变有助于提供支持,铜价长期依然看涨,因为世界需要大量的铜来实现脱碳目标。本周一到周三,中国期货市场休市,庆祝五一节日。周四重新开市。在中国,北京以及郑州等城市正在努力控制奥密克戎疫情扩散。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称,疫情形势是目前工业金属受到压制的关键阻力之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周三,中国人民银行承诺为经济提供货币政策支持。最近几天的数据显示,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制造业活动在4月份放缓或出现收缩。周三,美联储宣布加息50基点,这也是200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加息。美元兑一篮子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接近20年高点。不过美联储宣布加息后,美元汇率下跌,这有助于美元定价的金属对持有其他货币买家的吸引力提高。周三,LME基准铅上涨1.5%,报每吨2,285.50美元。LME周三表示,在欧洲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将立即暂停对其仓库中的俄罗斯铅进行认证。LME表示目前其系统中没有俄罗斯的铅。其他金属的收盘情况包括:LME铝上涨2.7%,报每吨2,990美元。锌上涨0.2%,报每吨3,967.50美元,镍下跌0.9%,报每吨30,705美元,锡上涨1.1%,报每吨40,705美元。
贵金属:
周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OMEX)的黄金期货略微下跌,但是远远脱离盘中低点,收盘接近当日区间高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通胀给美国经济带来的风险,导致美元汇率下滑,有助于黄金收复大部分失地。截至收盘,黄金期货下跌0.9美元到1.8美元不等,其中成交最活跃的2022年6月黄金期货下跌1.8美元或0.10%,报每盎司1,868.8美元。6月黄金的交易区间位于1861.1美元到1875.9美元。周三,成交最活跃的7月白银期货下跌0.263美元或1.16%,报每盎司22.402美元。周三,美元指数下跌,因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通胀率过高。美元下跌令美元计价的黄金对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更有吸引力。ICE的美元汇率指数最新报103.20,在美联储声明后曾跌至103.07。渣打银行分析师苏基?库珀称,市场已经预期到美联储五月份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将会积极加息,但是由于美联储加息的幅度和市场预期相符,所以和市场担心美联储更为鹰派相比,加息50基点反而没有那么激进。此前一些投行分析师预期美联储可能在本月加息75基点。库珀表示,今年美国实际收益率的提高将导致黄金在下半年承压下行。但是从短期来看,考虑到通胀高企、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意味着黄金在短期内容易出现上行风险。周三在鲍威尔发表讲话之前,美联储发布货币政策决定,将联邦基准隔夜利率提高了50基点,这也是22年来最大加息力度。美联储还宣布从6月份开始削减债券持有量,作为降低通胀之战的进一步措施。美联储表示,在6月,7月和8月,美联储将把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每月减少475亿美元,9月份将把减少幅度扩大到950亿美元。惠誉评级的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库尔顿表示,美联储在当前货币紧缩周期的第二次加息中实施了一次超额加息。现在看来,美联储正在进行冲刺,以便在今年年底前将利率恢复到中性区域。周三,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个基点,至3.009%,此前触及3.011%,创下2018年12月以来最高。虽然黄金被视为对冲通胀的工具,但是国债收益率提高意味着持有非计息黄金的机会成本提高。今年迄今黄金上涨2.16%,周三收盘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4.65%。作为对比,在2020年大涨25%之后,2021年黄金下跌3.51%,创下2015年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2021年黄金平均价格为1797.67美元/盎司。周三,黄金期货成交量为144,495手,上一交易日为179,144手;空盘量为560,441手,上一交易日为560,166手。
农产品:
周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上涨,基准期约收高0.6%,结束过去两个交易日的下跌趋势,因为邻池小麦大涨,技术买盘活跃。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上涨8美分到10.75美分不等,其中7月期约收高10美分,报收1640.50美分/蒲式耳;8月期约收高7.50美分,报收1592.25美分/蒲式耳;11月期约收高8.25美分,报收1486.50美分/蒲式耳。成交最活跃的7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622美分到1644.50美分。分析师称,目前大豆市场仍面临两大问题:随着大豆收获临近尾声,今年南美大豆产量的具体规模,以及今年春季美国大豆播种规模。美国农业部周一发布的作物周报显示,截至5月1日,美国大豆播种工作完成8%,一周前为3%,上年同期为22%,五年平均进度为13%。咨询机构Agrinvest公司称,下个年度巴西农户计划将大豆播种面积提高1.5%。政府数据显示,2021/22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为4080万公顷,同比增加4.1%。周三美国大豆现货基差报价稳中坚挺上扬,其中一些地区的价格上涨5到20美分。美国农业部将于周四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分析师猜测截至4月28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数量为2200到5970万蒲式耳。周三,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65,880手,上个交易日为70,754手。空盘量为321,713手,上个交易日为322,789手。
能源化工:
周三,国际原油期货大幅上涨,因为欧盟委员会公布了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的具体计划,引发交易者对供应进一步吃紧的担忧。。截至收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成交最活跃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6月合约上涨5.40美元或5.3%,报107.81美元/桶。全球基准的布伦特6月布伦特原油上涨5.17美元或4.9%,报110.14美元/桶。过去两个月来,原油基准合约总体呈现上涨走势,尽管波动异常剧烈。由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制裁,欧盟委员会本周三公布了逐步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的计划,令人担心全球市场供应进一步趋紧。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原油以及成品油出口国。欧洲每天进口约350万桶俄罗斯原油和成品油,并且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这也使得欧盟成员国之间对禁运俄罗斯能源的政策存在严重分歧。到目前为止,欧盟一直不愿意完全切断俄罗斯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周三公布的计划也没有建议禁止所有成员国进口俄罗斯能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提议对俄罗斯原油实施分阶段禁运,并制裁俄罗斯最大的银行。冯德莱恩说,委员会的措施包括在6个月内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在2022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罗斯的原油精炼产品。她还承诺将此举对欧洲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过消息人士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仍可以在2023年底之前,继续根据现有合同购买俄罗斯原油。美国普莱斯期货集团分析师称,目前全球原油库存已经非常紧张,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欧盟讨论的禁令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填补俄罗斯供应缺口的问题。此外,俄罗斯还可以通过向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其他进口国出售原油,来抵消欧盟潜在禁令的冲击。印度和中国并未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周四,欧佩克联盟将进行部长级会议,讨论下个月的产量政策。市场预期这个产油国组织将继续坚持其逐步提高月度产量的计划。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上周原油库存增加了120万桶,因为美国释放了更多战略储备。但是美国燃料库存下降,因为出口增加。
外汇信息:
3—4月,日元兑美元汇率贬值势头加剧,这意味着作为传统避险货币的日元汇率走势驱动逻辑可能出现了逆转。历史上,在全球经济动荡时期,日元作为避险货币往往会出现升值。截至5月3日,美元兑日元汇率上涨12.76%,日元兑美元贬值幅度超过2021年全年11.4%的贬值幅度。芝商所执行董事兼高级经济学家Erik Norland早前发表研究文章《日元兑美元为何持续贬值?》,从经济增速、利率政策、政府开支、出口增长和风险评估这五个宏观经济因素,解读日元近期的颓势。我们认为,当前日元汇率交易逻辑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元避险属性受到削弱,潜在的贬值压力会伴随全球能源危机和美联储加息而不断扩大。日元贬值属性如何产生的呢?主流的解释是日元的套息交易。套息交易是一种投资策略,即投资者以较低利率借入货币(融资货币),并投资于利率较高的货币(目标货币)。要使这种策略有利可图,基本的假设是,汇率变动不会消除投资期间的利差。由于这些头寸是含杠杆且未对冲的,融资货币的升值 (或对未来升值的担忧) 会造成这些头寸的大幅削减,而这反过来又会加强最初的升值。由于日本近20年来利率一直接近于零,日元一直是一种受欢迎的融资货币,这使得日元汇率容易受到套息交易的影响。历史上看,日元有着较强的避险属性,当风险事件发生时,资金往往会由高风险资产向日本回流,这依赖于套息交易逻辑,而日元套息交易依赖于两大前提:一是日本长期存在大量、低息、稳定的资金可以提供给套息交易;二是日本持有大量高流动性海外净债权资产。从全球外汇交易市场看,日元汇率日均成交量仅次于美元与欧元,且日本无担保拆借利率长期在0%附近波动。避险货币为何不避险?首先,全球能源危机导致日本贸易顺差变为贸易逆差,这意味着日本很难维持原有的大规模海外净债权资产,从而使得日元在套息交易解除后购回日元资产的规模不断缩水,从而导致日元汇率被动贬值。近期日元快速贬值原因——巨额贸易顺差不再。去年日本贸易收支逆差为53749万亿日元,这是近两年来日本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且逆差额为历史第4高水平。今年前三个月,全球能源价格飙涨,叠加日本能源高度依赖外部输入的情况,导致日本持续出现贸易逆差。虽然日元贬值能够提振日本出口,但由于日本能源和其他大宗工业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在全球能源价格持续高位的背景下,不但会恶化日本居民消费,还将进一步扩大日本贸易逆差,恶化经常账户差额,日元汇率陷入贬值的恶性循环。日本经济新闻社估算,2022年日本经常项目或出现42年来首次逆差,如果日元持续走软,且国际原油价格涨至每桶130美元,2022财年日本经常项目逆差将达16万亿日元。其次,美日货币政策背离,且日本经济下行压力大于美国,这强化了日元贬值压力。4月28日,日本央行在结束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表示,将在每个工作日都开展固定利率债券购买操作。作为刺激措施的一部分,日本央行称,除非无人投标的可能性极高,否则每天都会以0.25%的收益率购买10年期日本国债。不过,日元的快速波动让日本央行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日本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88%,粮食自给率仅有37%。日元贬值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抬升,将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这进一步降低了日本的经济实力。最后,美债收益率攀升导致日本投资者对冲持有美债的成本不断攀升,这导致日本投资者不断抛售美债,进一步抬升美元汇率。日元大跌则意味着日本投资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美债,汇率对冲成本不断走高,美国名义收益率上升的吸引力几乎完全被抵消。据海外投行统计的数据,日本在过去三个月里已经减持了近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虽然相对于该国1.3万亿美元的储备相比微不足道,但其影响可能因美债市场流动性不足而放大。因此,我们认为,随着美联储紧缩力度的加大,美日利差也会不断扩大,从而进一步加大日本投资者持有美债的对冲成本,加剧对美债的抛售。而日元套息交易随着日本贸易逆差的出现或者长期化会导致套息交易规模缩减,这也意味着解除套息交易购回日元汇率的规模也会下降,从而使日元贬值压力动摇。投资者可以通过芝商所日元兑美元期货合约(代码:6J)和微型美元兑日元期货合约(代码:M6J)来对冲日元前所未有的贬值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微型美元兑日元期货合约除了在合约规模上较小之外,其报价方式也采用场外交易报价惯例(即美元/日元),如此一来,不但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方便交易的期货合约规模,微调外汇敞口和强化交易策略,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与芝商所其他外汇期货合约相同的透明性、流动性、安全性与保障性。
财经事件
① 02:00 美国 美联储利率决议
② 10:00 香港 利率决议
③ 19:00 英国 英国央行利率决议
④ 20:30 美国 初请失业金人数 (30/4月)
世界各国假期
(2022-5-5)日本假期
5月份央行观察
央行 | 上一次利率改变时间 | 当前利率水平 | 下一次会议时间 | 预期 |
加央行 | 2022年3月2日加息25点 | 1% | 2022年6月11日 | 利率不变 |
欧央行 | 2019年9月12日减息-10点 | 0% | 2022年6月9日 | 利率不变 |
日央行 | 2016年1月29日减息-20点 | -0.10% | 2022年5月27日 | 利率不变 |
澳储行 | 2020年11月3日减息-15点 | 0.10% | 2022年5月3日 | 利率不变 |
美储行 | 2022年3月16日加息25点 | 0.5% | 2022年5月4日 | 利率不变 |
英央行 | 2022年3月3日加息17点 | 0.75% | 2022年5月5日 | 利率不变 |
瑞央行 | 2015年1月15日减息-50点 | 0.75% | 2022年6月16日 | 利率不变 |
所有内容或意见仅供参考之用途,并不构成任何买入或沽出金融产品之要约。所有内容所载之资料乃根据本公司认为可靠之资料来源来编制,唯金瑞期货(香港)有限公司、数据供货商并不声明、保证此等内容之准确性、完整性或正确性。所有内容内之意见、预测、假设、估计、得出之估值及目标价均是报告内所显示之日期及可在不作另行通知之下作出更改。本报告内提及之投资意见或产品未必适合个别人士之投资目标、财政状况或个人之需要,因此不可完全依赖本报告以取代个人对投资应进行之独立判断。所有内容内所提及之投资产品之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能会浮动。过去之成绩不可作为未来成绩的指标,同时未来回报是不能保证的,你可能蒙受所有最初存入资金的损失。金瑞期货(香港)有限公司要员、董事及雇员在任何时间可持有本报告所提及之任何证券、认股证、期货、期权、衍生产品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长仓及短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