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位 多空激烈争夺
周度走势综述 上周美国三大指数跌幅均在4%以上,纳指更是跌近5%,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则是来源前一周推动指数走高的贸易问题。特朗普表示若未能达成协议,仍将继续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从国内媒体的报道来看,仍较为乐观);此外,加拿大拘押华为CFO的突发事件,为中美间贸易谈判增添了变数,这也加剧了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担忧。除了贸易问题,美债收益率的同样引人瞩目,尽管美联储近来持续释放偏鸽信号,且经济数据也给予了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的支持,美债收益率出现下滑,但美债收益率倒挂,5-10年进一步收窄,继续引发投资者对经济放缓的担忧。
图表1期指周度表现
期货品种 | 周涨跌幅 | 周五结算价 | 现货指数收盘价 | 价差 |
ESZ8(标普500) | -4.6% | 2636.25 | 2633.08 | 3.17 |
NQZ8(纳斯达克100) | -4.81% | 6631.75 | 6613.28 | 18.47 |
YMZ8(道琼斯) | -4.51% | 24438 | 24388.95 | 49.05 |
美元指数 | -0.61% | 96.617 | | |
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 | 2.78% | 52.21 | | |
COMEX黄金主力合约 | 2.13% | 1254.5 | | |
资料来源:Wind,国际衍生品智库
上周标普500行业指数与前一周的表现形成天壤之别,各指数几乎全线下滑,防御性行业公用事业逆势走高1.33%。受到美债收益率下行影响的最为明显的金融行业重挫7%,美银及花旗重挫约10%,摩根大通跌逾7%;投资者对于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令材料和工业行业遭受明显抛售,跌幅仅次于金融;FAANG所涉及的IT、通讯、非日常消费均遭遇重创,苹果、微软、谷歌周跌幅均超5%(苹果由高点回落27%,蒸发市值超3000亿美元),亚马逊回落超3%,奈飞下挫逾7%,脸书则跌逾2%,芯片类股集体大跌。
图表2标普500行业指数表现
涨跌幅(%) | 2018-12-2 | 2018-12-9 |
能源 | 3.50 | -3.10 |
材料 | 2.40 | -5.20 |
工业 | 4.04 | -6.29 |
非日常消费品 | 6.43 | -4.22 |
日常消费品 | 2.85 | -3.08 |
医疗保健 | 5.90 | -4.63 |
金融 | 3.85 | -7.08 |
IT | 6.13 | -5.07 |
通信服务 | 5.51 | -4.11 |
公用事业 | 2.70 | 1.33 |
房地产 | 2.74 | 0.27 |
资料来源:Wind,国际衍生品智库
全球股市再度下探,MSCI全球指数下跌3.46%,发达市场以及欧盟地区成为下跌的主要动能,美股领跌全球,德法指数紧随其后,欧元区经济扩张放缓,内部麻烦不断,助推了欧洲地区指数下跌势头。除了日本股市受科技、出口、工业类股下跌,跌幅较大外,亚太主要指数表现较为稳健,新兴市场所承受的压力较小,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放缓对于新兴经济体无疑是个较为积极的信号。近期表现相对平稳的A股市场似乎成为了资金的避风港,陆股通在过去一周的净流入量达到140亿元。
图表3 MSCI主要指数
涨跌幅(%) | 2018-12-2 | 2018-12-9 |
全球 | 3.27 | -3.46 |
新兴市场 | 2.64 | -1.34 |
发达市场 | 3.36 | -3.73 |
欧盟 | 0.84 | -3.09 |
亚太地区 | 2.00 | -1.57 |
亚太地区(除日本) | 2.34 | -1.38 |
资料来源:Wind,国际衍生品智库
图表4全球主要股市表现(周)/(月)(%)
资料来源:Wind,国际衍生品智库
要点关注一、就业数据不佳—坏消息成好消息 美联储上周公布经济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继续保持着温和的速度增长,12个地区中有10个地区经济增长保持平稳势头,达拉斯和费城势头有所放缓。劳动力市场持续紧俏,工资和物价温和上涨,消费表现稳定,但关税对物价的影响扩散到了更广泛的领域,成屋销售稳中有降,汽车销售略显疲软。
尽管美联储的褐皮书并无过多新意,但年内最后一份不及预期的就业报告,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这将可能会对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表态以及明年加息节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也可能会加剧市场对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劳工部数据反映了就业市场继续保持紧俏,11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5.5万,远低于预期19.8万,前值下修至23.7万;时薪增速环比0.2%,略高于10月修正值,但低于预期0.3%;失业率继续保持在50年来的低点,3.7%。具体来看,服务相关产业增加13.2万个岗位,商品生产贡献2.9万个,创三月份以来最低,政府部门则减少6000个岗位,上月减少1.4万个。教育和保健服务11月贡献最多就业岗位,达到3.4万个,10月为3.9万;商业和专业服务继续提供大量岗位,达到3.2万个,前值达到5.8万个;制造业则继续提供健康的数据,增加2.7万个,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分别增加1.5万和1.2万个,作为特朗普优先关注的行业,今年已经提供28.8万个岗位,超过去年20.9万个;零售业则因假期将至,用工需求明显上升,新增就业岗位达到1.82万个,10月减少7100个;建筑业与休闲酒店业新增岗位均明显减少,分别增加1.5万个和5000个,上月的高基数以及地产行业增长放缓或是主要因素。
图表5 新增非农就业人数
资料来源:Wind,国际衍生品智库
图表6 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分行业(‘000)
资料来源:Wind,国际衍生品智库
二、风险不得不警惕—市场来到关键点位 在经历回光返照后,市场再度陷入低迷,仅用时四个交易日便将前一周的涨幅吞没。三大指数再度来到重要关口附近并获得有力的支撑,可见多头并不愿意将该位置拱手相让,到底是将形成头肩顶还是头肩底将对后市的走势起到关键的影响。若是前者,在当前的基本面环境,且下跌技术形态显现的情况下(60日下穿120日均线,周线MACD顶背离、月线MACD死叉),那么市场的下行空间将一览无遗,最近的支撑需要到自08年金融危机底部以来的上升趋势线,约在2300点附近,即从目前的点位再回调约12%。目前全球众多指数也来到关键的点位,如果集体破位,那后果可能难以想象。
从最后一个技术指标来看,进入21世纪的标普500指数,仅出现过三次MACD月线死叉且向下发散的现象,其中两次分别出现在科网泡沫和08年金融危机,最近一次15年股市调整的幅度在15%左右,诱因更多是美联储重启加息周期。
美联储过去两周偏鸽派的表态似乎变得无力,在当前的环境下,加息放缓可能会引发市场对美联储担忧经济的走弱的猜想;保持当前的节奏,又可能出现美债收益率继续倒挂,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市场如此的纠结,可能是对未知的一种恐惧,我们乃至市场可能都无法去寻找下一个危机准确的爆发点和时间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到底是美国政府债台高筑,还是欧洲地区风险事件频发,亦或是2018年时常挂在嘴边的新兴市场危机等等,都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放缓的诱因。
图表7-9 标普500指数K线(日/周/月)
图表10-12日经225、富时100、斯托克600 日K线
未来一周关注焦点(12.5-12.11) 上周事件对股市的影响要明显强于数据,非农数据不及预期以及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使得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的预期有所上升,但华为事件令投资者对贸易战变数的忧虑再度升温。
事件重点需要关注周三公布的OPEC月报以及EIA原油库存,油价的波动在近期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扰动因素之一,尽管OPEC+达成了新的减产协议,但月报如果显示产量大幅上升,那么可能会打击市场对减产效果的预期,同时EIA库存结束连升表现,但在需求和前景不佳的情况下,仍有可能令油价产生波动。周四欧洲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德拉吉也将发表讲话,尽管预计利率将保持不变,但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法国目前的国内动荡局面意大利预算、以及英国退欧等问题,都会令德拉吉的讲话充满变数。
本周公布的数据相对较少,周三需要关注的是美国CPI,目前市场预期CPI将明显下滑,核心CPI则将有所回升,若数据保持平稳,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将可能继续降温。周五需要重点留意的是中国11月份的工业、消费和投资数据,在稳增长举措在近半年陆续出台后,成效如何将引人关注;此外,欧元区、法国、德国则将公布12月PMI数据,预计经济扩张的放缓态势仍将延续。美国方面,零售数据值得投资者留意,尽管11月份由于感恩节和黑五的推动,零售市场将较平时出色,但考虑到关税以及薪资增长回落,都可能会对该数据产生影响。作为经济风向标之一,今年以来进入下行通道的房地产数据同样值得留意,而抵押贷款利率不断上升,若地产活动持续放缓,将可能会拖累美国2019年经济增长。
持仓分析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当周,投机头寸在迷你标普500期货及期权持仓净多持仓由59448手大幅升至82139手,多单增加39954手,为五月末以来最大增量,空单结束连续两周下滑,增加17263手。迷你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和期权净多单由3766手降至358手,多单减少1810手,空单则增加1598手。迷你纳斯达克100迷你期货和期权由净净空单小幅下滑至1617手,多空单双双减少。从持仓变化来看,尽管标普多头有明显的增仓意愿,但空头也并未出现明显退让,而道指和纳指多空双方表现的则较为纠结,短线市场反弹的难度较大。
行情展望 国际衍生品分析师认为,短期内资金在标普500指数2600点附近的争夺仍会较为激烈,这也将可能年内剩余交易日的主要看点,能否坚守阵地,这将会影响资金对明年走势的看法。目前市场内的扰动因素仍然较多,不过当下的市场看似处在一个偏熊市的环境中,投资者对利好消息反应平淡,但对利空因素却反应激烈,这也反映了现阶段投资者对于后市走势的迷茫以及对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担忧。短期内的博弈仍将继续,但可能已难扭转后市的下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