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是金融史上人類發明的最精密投資工具,它的多維性給了我們無數的想像空間來設計各種不同的交易策略。
由於期權的多維性,所以在交易中,期權頭寸的風險也不是簡單和單方面的,而是複雜和多方面的。我們平時在期權課程中所學到的期權四個最基本的希臘值(Delta、Gamma 、Vega 、Theta)風險,就是明證。
在期權這四個基本的希臘值風險中,Gamma可能是最不容易被初學者理解的一個。那麼什麼是Gamma?簡單地說,Gamma是一個二階的期權風險導數,是用來觀察標的產品的價格變化與期權頭寸Delta 值之間的變化關係。買期權 (多頭) 不論是買看漲,還是買看跌,Gamma值都是正的。賣出期權頭寸,不論是賣出看漲,還是賣出看跌,Gamma值都是負的。但Gamma和其他希臘值的關係,以及Gamma正負值的多少就是相對比較複雜的問題了。
請看下圖,說的是不同時間段和不同協定價格的期權頭寸Gamma數值。圖中可以看到在接近期權到期日的前幾天,平值期權的Gamma數值每日以幾何級數增加,直到期權交易的最後一天。(圖中紅色橢圓圈內)
Gamma
再看下圖,說的是在不同時間段和不同協定價格的期權頭寸Theta值的變化。圖中可以看到在期權交易的最後幾天,平值期權的時間價值Theta也是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在不斷地遞減,一直到期權的最後交易曰,期權時間價值Theta歸於零。
Theta
從上面這兩幅圖的比較,大家都可能會發現兩個結論:第一,Gamma和Theta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關係。如果期權頭寸具有正的Gamma值,交易中就可以得心應手的在期貨市場中高拋低吸,但是這個期權頭寸的時間值是負的。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期權的價值越來越小。第二,接近期權到期日時,Gamma和Theta 兩個數值都以幾何級數飛速增加,呈現了超短期期權交易的高度風險和收益的機會。這就是我們上面題目中所講的Gamma-Theta Trade off。在期權交易中,特別是超短期期權交易中,大家需要在交易決策過程中根據Gamma-Theta的風險做出權衡,建立合理的投資倉位和策略設計。
下面我們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黃金期貨(交易代碼:GC)超短期期權(交易代碼:OG1、2、3、4、5)為例,分析一下具有不同投資偏好或者交易風格的投資者和交易員應該如何分析Gamma-Theta Trade off?如何採取不同的期權策略?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黃金期權(交易代碼:OG)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期權市場,為投資资者提供了最佳的流通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黃金期權市場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就是我們所說的標準期權(OG),第二,就是我們所說的短期每週期權(OG1、2、3、4、5)。
黃金標準期權(OG)與每週期權(OG1-5)二者都是美式期權,都可以交接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黃金期貨(GC)。二者的不同點是:標準期權(OG)每個月到期一次,而短期每週期權(OG1-5)每個星期五到期。
下面一張圖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網站中 Quik Strike期貨斯權風險管理平臺,黃金期權期限結構和期貨升貼水分析的截屏。圖中可以看到(圖中的紅圈內)黃金的超短期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目前在16%。對於黃金來說,這是一個比較中性的數位,也就是說,期權的買方和賣方都可以接受這一數位。(黃金最低的隱含波動率大概是在9%左右。最高我們見過60%)。
Quik Strike期貨斯權風險管理平臺